音癡的大熊唱歌配下雪。
24號早上的剷雪,風還是不小,華氏18度。
第四天的行程打算去聽兩個Studio class, 晚上去聽American String Quartet, 這一天我沒有帶相機出門,因為前幾天該照的都照了 ,背著相機讓我覺得自己超級像觀光客,所以很輕便的就出門。
我去了Paul Kantor的studio class, 他之前在U of Mich, 現在在Cleveland Institute, 這場studio class上台的人水準都不錯,曲目分別是Bach Solo Sonata in G, Fugue, Don Pierre 的一首寫給比賽用的曲子,Brahms Violin Concerto, 3rd mvt,Prokofiev Violin Concerto in G, first mvt, Brahms Violin Sonatat in D 整首,還有個15歲小弟弟拉Wieniawski Theme and Variations。聽完了覺得有很多可學習的地方,我有寫了一些筆記。
聽完第一堂,跑去隔壁另外一堂Heard的,三人當中前面兩個人拉Sibelius Violin Concerto的第一樂章,坦白說聽完第一個我就想走了, 但想說不要這麼沒有禮貌好了,結果聽完第二個覺得剛剛怎麼沒有先走...... 不過studio class有時候會這樣,還沒有準備好也得上去拉就是。
聽完兩堂課將近四點半,回住的地方休息一下,把腦袋倒空,晚上再去American String Quartet的演出。
我之前聽過ASQ幾次,但老實說因為當時對弦樂四重奏經驗不足,所以總覺得Tokyo, Emerson對我來說比較有吸引力。那晚聽了ASQ以後他們在我心裡的地位升高不少。
台北的第二天,我們去台灣故事館走走,這裡可是Davide大力推薦要去的地方。進去殺了不少記憶卡出來。
在這裡,回到1965年代的台灣,有古早的教室、警察局、老街、民生用品、玩具跟交通工具等等,連小時候的制服、理髮店、藥局、電影院等等都有呢。還有不少小朋友來參觀!
門票可以刷卡,我們買了$250抵消費券的門票,進去買剉兵跟木瓜牛奶,還去黑貓bar坐了一下。
之前都找不到台灣故事館的官方網站,今天發現有個可以參考的:
現在新的開放時間是早上九點半~ 晚上八點半
這一個月還有播放許多老電影唷! 可以參考它的部落格